找到相关内容13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如何传入西藏

    ta)十余人赴印,学习梵文,吐弥回藏后,仿梵字造成藏文,译《宝箧》、《宝云》及《观音经续》共二十一种,王立十善法以治国。  后又迎请印度大师孤萨惹(ku-sa-ra)、婆罗门向迦惹(shang-ka-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349959.html
  •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上

    敬礼金刚界自在。普贤萨埵持明王   回此赞演施群生。普愿同生华藏界   巨唐大和八年岁在甲寅仲秋月二十日   净住寺梵字传教沙门海云集  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3353290.html
  • 阿育王像的初步考察

    降我长沙寺焉。’即令弟子三人捧接,飘然而起,迎往本寺,道俗奔赴,车马口填。后厨宾禅师僧伽难陀从蜀下,人寺礼拜,见像光上有梵字,便曰:‘是阿育王像,何时来此?’时人闻者方知翼之不谬。”卷六《释慧远》传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4461324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(下)

    兴国八年(983),天息灾等言:“历朝翻译并藉梵僧,若遐阻下来,则译经废绝。欲令两街选童子五十人习学梵字。”朝廷诏令高品王文寿选惟净等十人引见便殿,随送译经院受学。惟净“口受梵章,即晓其义,岁余度为僧。...

    法 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764781.html
  • 准提神咒—常见问题集

    梵字。或缘持诵之声或想准提菩萨。或想菩萨手中所执杵瓶华果等物。  故神变经疏云。若用三密为门。不须经历劫数具修诸行。只于此生满足诸波罗蜜。  而只持一密也可以,如:密教纲要中说:  “就于真言行者之大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4866435.html
  • 印度美术史(四)

    当时宗教都市秣菟罗的概念。当地发现的碑文有梵字(Brahmii)及怯卢瑟(karo.s.tii)两种。大多数是奉献铭,许多记有日期, 是理解此段历史时代最为贵重的资料。  从这些铭文至少可以知道其中三所...

    逸见梅荣、高田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874103.html
  • 弘法大师对中日文化的贡献--以佛教和书法为中心

    共计新译经等一百四十二部,二百四十七卷,梵字真言赞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,论疏章等三十三部一百七十卷,共计二百十六部,四百六十一卷,佛菩萨金刚天等像,法曼荼罗,三昧曼荼罗,并传法阿阇梨等影共十铺,道具九种...

    高慎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1679116.html
  • 季羡林:谈佛论道

    基本上还是这样子。所以,有时先要有一个人口诵,另外一个人或者第三个人先依其所诵写成梵字或胡字,然后才加以翻译。   梁启超《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》中提到的宗有:大乘摄论宗、小乘俱舍宗、十地宗、三论宗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991619.html
  • 圆寂僧录左街讲经兼弘仁开山掌秘密教禅牒大禅师塔铭

    藏僧间必有密切关系。因此,三曼答室哩也得以在藏僧门下修习密法。正统时,三曼答室哩“钦升僧录觉义,为翰林试官翻译及教才士习西天梵字”;天顺时“奉敕于内府番经(厂)管教中贵官百有余员,习授西天各佛坛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1892651.html
  • 葛维钧谈钱文忠讲座中梵文错误

    是“天”,本无问题。但是,为了说明其义,他举起手臂,向上指天,这就错了。原来,deva这个字的意义是“神”,或说“神明”,而不是我们头顶上的天。它由另外一个梵字div派生而来,而div这个字倒确实有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梵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8123222082.html